稍後觀看Added 第17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712]-能在體內消失的金屬鎂骨釘 2020-04-19 -最近更新日:2022-01-22 鎂金屬活性大且容易發生腐蝕,若浸泡生理食鹽水也會產生快速溶解現象。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利用鎂特性,成功研製人體可自行吸收分解的鎂醫材,包含「牙科: 牙床重建用的鎂再生網膜」及「骨科: 骨折手術的鎂骨釘與骨板」和「心臟科: 血管支架」..... 07980
稍後觀看Added 第17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713]-達文西外科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的應用 2020-04-26 -最近更新日:2022-01-22 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是新科技結合人工智能最好的例子,應用人工智能可以在手術前輔助診斷,術前計畫包括手術細節步驟的設定,導入模擬器可使教育訓練發揮功能。人工智能,針對手術中可幫忙精準定位腫瘤及相關解剖構造,使手術更安全順利。... 01.1K0
稍後觀看Added 第17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714]-胰島素的黑歷史 2020-05-24 -最近更新日:2022-01-22 細胞吸收葡萄糖來產生能量的過程受到一把鑰匙精密的控制著,這把鑰匙一直由體內的某個臟器負責保管,只不過我們花了數千年的時間才找到鑰匙的主人,並且因此發展出了現代對於糖尿病的控制方式,拯救了數百萬的生命,你知道現今筆針式的注射劑型其實並不是天然的產物嗎?讓我們一同走入... 08530
稍後觀看Added 第17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715]與AI對話:漫談聊天機器人 2020-06-30 -最近更新日:2022-01-22 AI新科技已被廣泛應用在訂票機器人、客服機器人上,身為人工智慧學會理事、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的蔡宗翰教授,將在本場演講中為我們解答這些能跟人對談的機器人原理是什麼。除了資料處理與人工智慧的專業外,蔡教授還寫得一手好詩,素有「AI界李白」美稱,在本場演講中,他也將與聽眾... 01K4
稍後觀看Added 第17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716]-人工智慧的思維與應用 2020-06-30 -最近更新日:2022-01-22 人工智慧早已經歷過兩次寒冬的興衰循環,也留下很多好的演算法與研究成果,但由於軟、硬體的限制,在這波A.I.浪潮前,似乎都還鎖在象牙塔中。近十年,拜許多網路基礎建設、行動終端運算、資料運算與儲存技術進步之賜,從雲端運算、巨量資料到資料科學,讓人工智慧,再度掀起浪潮.... 06960
稍後觀看Added 01:34:56 第18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801] 面對「新太空」發展-臺灣的機會與挑戰 2020-09-20 -最近更新日:2022-12-20 介紹全球「新太空」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台灣作為一個新興太空國家,面對此一新浪潮,我們的挑戰在哪裡?機會又在哪裡?而林信嘉博士則會帶大家了解,打破龐大費用、曠日廢時及高技術難度等門檻的立方衛星(CubeSat),想像力有多遠,立方衛星就能飛多遠的故事... 03740
稍後觀看Added 01:52:01 第18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802] 臺灣玉山衛星及堅果衛星的催生與誕生 2020-10-25 -最近更新日:2022-12-20 玉山衛星酬載為自動識別系統和自動封包回報系統(APRS)接收器,可以追蹤全球的船隻航行軌跡,有助船隻航行安全。 堅果衛星的2U立方衛星,在一年的設計壽命中不間斷地向地面發送著儲存於記憶體中的民航機飛航資訊,這些飛航資訊紀錄對於飛航安全與飛航效率有著獨特的價值..... 03533
稍後觀看Added 53:25 第18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803] 建立探索太空天氣的新艦隊 2020-11-28 -最近更新日:2022-12-20 對跨入2020年代的現代社會來說,太空科技與太空飛行已經不是僅限於科幻故事或則少數強權的東西,而已經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的民生、國防及商業工具,國立中央大學主導設計、組裝、操控的飛鼠號立方衛星將成為探測電離層太空天氣的重要觀測平台。... 05360
稍後觀看Added 01:53:00 第18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804] 宇宙中的煙火秀-伽馬射線爆 2020-11-08 -最近更新日:2022-12-20 伽馬射線爆可說是宇宙中自大霹靂以來最激烈的爆炸事件了,幾乎每一天在天空中的不同角落都可能會發現大概一件這樣的爆炸,像是無預警的煙火秀,這些爆炸主要是放出伽馬射線,是看不見的光,他們究竟是什麼呢?... 03280
稍後觀看Added 01:32:36 第18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1805] 探索人類的太空邊境-電離層 2020-11-15 -最近更新日:2022-12-20 我們將帶大家探索最靠近人類的太空-電離層,這是進入太空的第一站,也可以說是太空的邊境,人造衛星、太空站、太空人在這裡會需要關注什麼樣的天氣?在太空的天氣也會影響地球上的我們嗎?以及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為什麼在世界上這麼重要?還有,福衛五號發射引發了什麼樣的人造太空天氣... 05470